,矯直輥上粘有氧化鐵皮或其他雜物,矯直時壓入管壁形成周期性凹坑等
。
(6)凹面(圖3.2中11);此種缺陷多數(shù)出現(xiàn)在薄壁管表面,當(dāng)熱處理時鋼管互相擠壓或熱管吊運時慎被硬物碰擊,以及壓力矯直機(jī)調(diào)整不良等均可能造成凹面缺陷。
(7)矯凹(圖3.2中15):薄壁管在斜輥矯直機(jī)矯直時,由于矯直輥調(diào)整不當(dāng)、輥子磨損或鋼管彎曲度過大等,使鋼管與輥子接觸不良,便會造成鋼管表面螺旋形凹陷。
(8)空拔段過長(圖3.2中9):這是由于芯棒位置偏后、芯棒前端倒角不良,使開始拔制時芯棒被擠回 ;或操作不當(dāng)使芯棒及未及時咬入
,而形成鋼管開始一段空拔,因這段管壁未得到加工而成為廢品
。
(9)尺寸公差出格:這種缺陷主要由于模具選配不當(dāng) 、模孔橢圓度過大或磨損過大等原因造成
。另外
,空拔時的壁厚變化值和外徑收縮量估計不準(zhǔn)也會引起公差出格。
(10)壁厚均勻(圖3.2中5):壁厚不均勻又稱偏心 。產(chǎn)生的原因主要是:
(a)由于管料壁厚不均 ,在整個拔制過程中選擇的減壁量不足以消除原有的壁厚偏差。
(b)鋼管機(jī)械性能不均勻。
(c)錘頭部分中心線偏離 。
(d)模子按裝位置不正 ,引起鋼管拔后彎曲度過大等